每年到了畢業季,就有許多網友出來戰科系,甚至有網友在網路上發表公開言論,認為各校的科系介紹需要加上警語,公布未來出路、薪資範疇等,這樣的言論引發諸多討論。雖然警語的加註有些不切實際,但無論哪個科系,對於尚未出社會,初次面對職涯發展的學生來說,多少都會感到緊張與焦慮,擔心自己念的科系沒有未來可言?別緊張!只要換個方式想,讓你也能發揮所長!
如何在社會立足?首先,需要清楚社會上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再評估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並盤點手上的資源與籌碼,不足之處可以靠學習來補強和提升。校園就像一頂保護傘,可以提供自己必要的資源與管道,換個方式思考,一起來看看在畢業前、學期間,自己可以做到的事,越早準備,越有機會在想要深耕的領域展露頭角!
勇於把握學期、學年海內外交換生計畫
交換生計畫已在臺灣盛行多年,尤其國內的部分系所,為了強調學生的國際視野,更將交換經歷列為畢業門檻之一。只要負擔國內學費,就能夠汲取海外經驗,吸引許多嚮往多元經驗的學生們提出申請,這批學生往往也受到企業主的歡迎,因為意味著你有足夠的能力與勇氣,跳脫舒適圈接受海外的洗禮。此外,臺灣目前也有校內姊妹校的交換生制,不用轉學考也能夠體驗他校經驗,深度了解各校的文化,同時累積自己在學期間的資歷,是相當不錯的選項!

校友就是你強大的人脈資源
當系上邀請學長、學姊回母校分享時,不妨撥空出席,聆聽自身未來出路的可能性。講者往往在自己的領域已有傑出、精湛的表現,才會受到系上或師長的青睞回校分享,經驗自然相當可貴。也可以趁這時候向學長、學姊請益相關問題,有機會進一步取得聯繫方式,或是加入校友群組裡面,獲得第一手業界消息。出社會後,有許多工作機會往往仰賴著前輩的大方分享而來,同一間大學畢業就多一分親切感,別忘了,人脈也是資源之一,想讓學長、學姊成為你的靠山之一,在學期間就要積極把握可以與校友交流的機會!

企業實習即是就業入場券
目前許多所大學在寒暑假期間會安排校外實習計畫,即使是文科生,也有出版社、藝文類場域等實習機會能夠申請,實習雖然不能保證百分百未來能得到同樣職位,但卻是能在主管心中留下好印象的方法。偷偷說,許多老闆甚至會主動打電話詢問系主任與老師們,推薦在校表現良好的同學優先獲得面試的資格,所以保持一定的成績,以及與師長保持良好關係,都是獲得好工作的途徑之一。
綜觀以上的校內資源,可以發現,這些機會早已行之有年,只要願意主動申請,就有機會拓展自己更多的可能性。然而,無論身處在哪一個科系,未來這條路要自己願意踏上才行,旁人無法強迫,但只要隨時做好充足準備,當機會來臨的時候,自己被看見的可能將會大幅提升!

※本文經《My Plus加分誌》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