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書總是「有讀沒有懂」?5高效技巧教你快速讀完又學會!

omyKamp·
·

習慣了網路上碎片式的資訊,當在課堂或是職場需要閱讀指定的書籍時,卻發現自己很難靜下心來讀完?本文將教你如何有效率地揀選書籍、吸收,並確保這些知識真的能派上用場!

找出值得閱讀的目標

你是否曾迷失在書店中,左翻右翻,覺得每本都不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你可以先列出購書清單,透過朋友推薦、選擇喜歡的作家,明確地知道自己的需求,讓你不會花費過多時間被廣告推銷吸引,快狠準地找到標的。

但若你有空閱讀平常沒接觸過的書籍,可以透過封面、作者介紹、書背簡介、目錄,快速了解一本書,再翻翻其中幾個章節,確認這本書值得你繼續閱讀。

閱讀前先確認目的

在閱讀前,你應該先確認自己的目的,知道自己想藉由這本書獲得什麼。確認自己想獲得和不想獲得的資訊,可以方便你決定哪些內容需要抄寫筆記,哪些只需要快速帶過。

閱讀後反思及實踐

在閱讀後,你應該要重新在腦中思考一遍方才讀過的內容,想想「這本書在談什麼」、「作者如何談論這個概念?用了什麼論點或細節支撐?」、「這本書是否有道理?有哪些地方應該抱持疑問?」、「這本書和你有什麼關係?」。透過理解作者的概念、論述手法、獨立思考辯證,最後反思該如何將書中的概念在生活中實踐,或是與自己過往的經驗連結。

快速、多次閱讀有奇效

在《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中,作者提出了只要花100分鐘就可以看完並吸收一本書的嶄新閱讀法:先以10分鐘概觀式閱讀,掌握書的骨架,之後花50分鐘畫重點閱讀,以第一次閱讀獲得的概念為基礎,找到重點、用螢光筆註記。最後則是用40分鐘邊讀邊寫下感悟,這樣的過程讓你迅速抓到書本的精髓,並透過思考、書寫加強記憶,建立你自己的邏輯。

對很多人來說,新的知識往往難以立刻吸收,透過多次閱讀,反而可以逐漸熟悉書籍內容,之後更容易專注理解。

多找參考連結的資料

除了閱讀書本內文,還有幾個方法可以讓你更充分了解、體驗這本書:查詢作者的資訊、專訪,能讓你想像出作者寫書的動機、知道哪些方面的見解特別值得信任,或對作者的經歷感到共鳴。有些作者還會在個人部落格發表書寫心路歷程、對書籍內容的補充說明等,讓書本的內容更有親近感。

除了用雙眼閱讀,有些書也提供有聲版本,透過耳朵體會情感起伏、感受他人的詮釋方式,也可以獲得另一種體會。

儘管理解知識的能力人人有異,但透過不斷思考辯證,將可以讓你在日後閱讀書本時,可以輕鬆拆解作者的架構和邏輯,快速掌握概念。筆記則可以記錄下你當時的理解與感想,也許過了一段時間,理解力增長了,卻會因為人生遭遇,而有截然不同的體悟。重要的並不是透徹地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思,而是讓作者的思想與你的生命交織,讓它成為你的養分,在對的時間發揮用處,並與你一起前進。

 

※本文經《My Plus加分誌》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你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沒有找對方法!▼▼

告別拖延與瞎忙!最高效的時間管理課【加入omyKamp會員】讓我們把高效學習、職場成長、身心平衡等知識文章直送你信箱,每週獨享精選學習電子報。立刻註冊免費加入會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現在訂閱,掌握免費新課的資訊

除了搶先收到訊息外,也能獨家獲得免費優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