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oggle我們總是突發奇想的期待學習完某項數位工具後,可以像魔法一樣瞬間改變我們雜亂的生活,但事實總是事與願違。我們往往投入了大把時間學習,最終還是無法脫離那雜亂無章的生活。
這是一個數位工具爆炸的時代,這個時代幸運的是資訊軟硬體的普及,讓我們得以告別紙本,可以透過數位工具來管理我們的生活;但不幸的是,隨著資訊爆炸以及數位工具的推陳出新,我們越來越容易被其獨特的功能所分心,過度依賴所謂的「工具」與「技巧」來解決問題當下的問題,卻忘了停下來思考使用工具背後的意義。因此,我們曾經體驗過無數的數位工具的應用,投入大量學習時間在學習新的數位工具,卻無法真正使用一項數位工具落實在你我的生活當中。你也是這樣嗎?
這篇文章就是希望探討,我們應該如何把數位工具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為什麼我們嘗試各種數位工具最後都失敗收場?
不曉得使用數位工具還需要知識系統架構
數位工具不是使用就好了嗎?為什麼要了解背後的邏輯與知識系統架構?其實,數位工具背後的邏輯來自於開發者的邏輯,或是一套知識體系具現化應用,例如透過時間管裡的GTD系統(Getting Things Done, GTD)開發出的各式時間管理工具、專案管理的敏捷框架(Agile Framework)開發出的各式專案管理工具等。我們之所以常常覺得使用數位工具的總是卡卡的,源自於我們對數位工具的知識系統並不熟悉。許多軟體工具開發的時,通常擁有完整的知識系統架構,依據功能的最大公約數來進行開發的(開發出來當然是希望能夠被最多人使用),但其實這樣是使用上的知識不對稱,可以說是忽略了個人的使用情境不盡相同,也可以說數位工具無法完全客制個人使用情境,因此才會有不適應性的問題。
「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事物上,不可能只用一套相同的方法,就保證可以完全適用」
因此,近期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數位工具背後的邏輯,並探討如何普及數位工具應用的「知識系統」讓數位工具真正能夠幫助人們找到更有效率的一條道路。
沒有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系統架構
了解與學習數位工具的背後知識架構是第一步,如果我們真的渴望改變,則需要設計出一個真正可以發揮效用的「知識系統」,尤其是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
因為大多數人在數位工具挫敗的原因來自於只是看中了幾個看起來特別「吸睛」的技巧,卻沒有看到背後「知識系統」真正的思考,因此最後才會回到混亂的狀態。by 電腦玩物站長 Esor《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書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的任務整理系統》
為了打造出專屬於自己的系統,Esor老師曾經參考了子彈筆記術、GTD等時間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實踐、改造,最終才能夠使用Evernote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系統架構。所以,數位工具真的一蹴可及嗎?一開始也許我們可以先從學習經典的系統,也可以從目前業界所探討出來的知識架構開始探索,但是我們不能忘了在內化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有意識的修正,最終才能打造出屬於你自己的系統。
「數位工具的應用改變大多數人的工作與生活習慣,但其實也有一部分的人因為找不到方法而深陷其中。」
你不見得需要一次導入所有工具來影響你的生活,雖然聽起來很Fancy,但你可以從必須被解決的工作問題或者生活問題,一步一步的透過數位工具解決你的不便。在這個數位工具爆炸的時代,與時俱進的不是「工具」本身而是使用工具的「思維」。長期培養數位工具的思維,真正的將數位工具帶入生活。